本文作者是一个居住在三线城市的、两个孩子的母亲。她的大女儿,于2017年收到了来自美国8所大学抛来的橄榄枝,并最后选择了一所美国排名前25的顶尖大学进行深造,还获得了不菲的奖学金。
三线城市的母亲怎么样培养出出色的国际化孩子?一块儿看看今天的文章。
小学一二小学三年级
重点培养好的学习态度
我的孩子读小学一小学二年级时,我比较忙,有一次,孩子的老师对孩子说:“你母亲就了解赚钱,都不管你。”
为何如此说呢?是由于那时孩子的家庭作业常常不可以得满分,考试成绩也不算好。
其实,我虽然忙,但从未不管孩子,特别天天晚上的学习,我都伴随她。但我的伴随,跟别的父母有一点点不同。我不会像别的父母那样盯着孩子写作业,而一般是在同一间房里,孩子写作业,我看书,或书面处置一些工作上的事情。
老师需要孩子写完作业后父母要检查并签名。我也会检查孩子的作业,但一般不会直接指出她的错误所在,我跟孩子约定:“母亲负责签名,你负责得多少分。”
不少孩子在一小学二年级时培养了不好的习惯,作业写完,习惯把本子往爸爸妈妈面前一递,可是爸爸妈妈有没想过,考试时,哪个来帮他检查?
我检查作业时,发现有错,我也会说,有几个题错了,你一个人再看一遍吧,假如她想,就看了后再改正过来,假如她懒,不想改,第二天的分数自然就低,但她需要承担这个结果。而且我感觉,这时承担结果,好过后来被迫承担某种结果。
非常重要的一步是,作业本发回来后,我必然会认真督促孩子看错题、改正错题。如此做,孩子的印象深刻。
大家父母有个常见现象,即孩子越小的时候,对孩子抱有些期望非常高,等孩子到了高年级,孩子成绩不如我们的意,又容易过早地舍弃孩子。
我的看法与此非常不同。我觉得小学一二小学三年级,主如果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的生活,培养高效学习习惯,帮助她形成独立的学习力。分数倒不是非常重要的。
孩子低年级时,因为学习内容简单,父母辅导的积极性非常高。有些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很大大误导,让孩子误以为上课没听懂没关系,反正回家后母亲会辅导。
孩子成绩高低的根源在课堂。孩子上课假如不可以专注听讲,回家后你对他辅导的越多,对他的误导就越大。
所以,要尽快帮助孩子培养高效学习习惯,这类高效学习习惯包含:专注听课,尊重老师,独立做完作业,对我们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负责任。
关注孩子情绪
及心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
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,父母的主要精力也是关注孩子的学习,其他都没放在心上。
父母朋友们可以考虑如此一个问题:当大家的人际关系(不论是家庭内部还是社会的)出了问题,大家还能全身心放在工作上吗?大家的工作学习会不受影响吗?孩子,其实也一样。
所以,我感觉帮助孩子打造好的人际关系,帮助他解决在与老师、同学相处交往中出现的问题,不但有益于孩子心理健康,也在为孩子的学习服务。
我的大女儿比较细腻敏锐。在她三岁多上婴幼儿园小班时,有一天晚上睡觉,我发现她睡得很不踏实,总是在睡梦中哭泣。
我感觉有问题,细细地跟她谈。原来,那天,老师让小朋友们在活动室排队,正在排队时,站在女儿旁边的一个小朋友对我女儿说:“你母亲今天不会来接你。”
这句话对一个婴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讲,可太紧急了。于是我的女儿非常认真地回驳她:“你瞎说,我母亲必然会来接我的。”
可不巧的是,在我女儿回驳时,老师偏偏看见她说话了,于是老师非常生气非常严厉地批评了她,并且让她面对着排成队的孩子们站到墙角落里。
我当时除去感觉心疼孩子以外,最主要的还是一种震惊,三岁的孩子其实也有自尊,也爱面子。
后来,我去婴幼儿园找到那位老师,比较委婉地向她讲述了这个状况。但并非要就这件事情讨个说法,我相信大部分老师,都期望自己能做一个好老师,培育出出色的孩子。所以,我向老师讲解说,我只不过想把这个状况向老师说明一下,便于老师知道我的孩子,了解她是一个比较敏锐的小朋友。
真诚是可以被感知的,此后,女儿和婴幼儿园的老师、同学相处得非常愉快。
女儿的过生日与一些节假日,大家会组织聚会,小朋友们来到家,那就真的是大家的小贵客。
孩子们大驾光临时,我和孩子她爸会站在门口,鼓掌鞠躬,作列队欢迎状。小伙伴们被逗得哈哈笑。但从他们满脸的光辉看得出,孩子们非常高兴非常受用。
被尊重被看重是个好东西,每人都爱,每人都需要。因为父母尊重、接纳她的朋友,再加上女儿和善,所以女儿在班级里人缘关系非常不错。
大家当初如此子做的时候,只不过出于爱孩子的本能,期望孩子高兴,并没想过如此做能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多大的帮忙,目前回头来看,这类事情其实也在为孩子的学习服务。
赏识、勉励孩子
为孩子提供展示我们的机会
赏识、勉励,犹如孩子的营养剂,是教育的灵魂。而最能给予孩子这种营养剂的,还是孩子的爸爸妈妈。
我的女儿读小学低年级时,成绩并不好,老师也并不看好她。但她每次获得一点进步的时候时,我都会表现出夸张的惊喜:“是不是真的?你太厉害了!”
女儿读小学三年级开始,成绩愈加好,小学四年级,开父母会时,老师常常会请我上台发言,我每次都会真诚向孩子道谢:“你真棒!由于你学习努力,成绩提升,母亲才有这个机会呢!谢谢你哦!”
同时,我觉得力所能及的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,然后一定和表彰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,是每个爸爸妈妈的职责。让孩子亲身体验到获得胜利的乐趣,是培养孩子上进心的一种行之好办法。
女儿上一年级时,孩子所在学校举办了的一个颇具特点的活动——快乐英语时光。也就是每周一上午,选拔一个小同学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我们的英语。但那些孩子都是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。
但我觉得,以女儿当时的听说水平,也能上台展示她的英语口语。所以我找到女儿的班主任,又找到学校校长,他们都支持我的想法。后来,女儿的表演非常成功。
女儿读小学二年级时,学习英语已有三个年头,小学二年级时,她已有差不多五百多个单词的词语量,能写简单的英语作文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让她报名参加了那年的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。结果女儿在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。此后,基本每年我女儿都参加了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,也每年都获得一等奖。
得奖无关紧要,我只不过期望通过参与这类活动,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,也能了解要获得成功,需要付出努力。
树立远大的理想
和目的让她了解分数的重要程度
孩子到了高年级,不论是体力还是智商,或者承受能力方面,都愈加强,父母可以对孩子在学习上提出更高中一年级些的需要。
1、英语学习方面
孩子读小学四年级时,我开始让她天天听写英语句子。这里的“听写”,不是大家课堂上的那种老师读一句,学生写一句。
我用复读机,反复播放同一组对话,孩子听对话,然后将听到的对话记录下来。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听,需要是一组对话一组对话听,但可以听不少遍,直到能把句子记录下来。
天天晚上听、写两组对话,也就是四个句子。听写结束后,孩子对照书本检查核对,纠正错误或不会的单词,最后,要将这两组对话背下来。
这种办法,训练了孩子的听力,增加了孩子的单词量和句子量,也加大了孩子的口语。这种听写练习大家从四年级一直坚持到初中二年级。
到了初中二年级,仍然有听写练习,只不过内容改成一篇完整的文章。也就是说,这种听写练习其实一直到高中大家都在坚持。
2、语文方面:
多读多写,这个跟英语学习一样,其实,语言学习技巧是大致一样的。我重点说一下写作,不少父母了解写作的重要程度,所以纷纷送孩子去所谓的作文班。
大家当地有一所很有知名度的作文培训学校,我女儿读小学时,他们就大规模做广告。我由于自己也喜好写作,感觉写作真不是一段时间仅仅靠培训可以提升的。
但作为父母,我又顶不住内心的重压,感觉别的孩子都在学,而且广告那样诱惑,于是有一年假期就送孩子去那所作文学校学一学。
没几天,我就发现,模板教学很紧急,一个班几十个人,不可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引导,而且上课的老师跟批改作文的老师好像还不是同一人,完全是流水线作业。
所以,一期没上完,我就没让孩子去了。对于模板教学,大伙必须要警惕。
根据特定的模版成长,一定是被砍掉了、被毁掉了身体上某些自由成长的部分。强迫人的思维在模版之中,对于那自由自在的灵魂,其痛苦不亚于肉体上的。
假如用模版去套,你收成的是短期的虚荣,毁掉的是孩子的将来。
3、数学方面
我女儿小学时,正是奥数最热门的时候。我女儿也读过一段时间奥数班。
但奥数就是数学天才的游戏,并不合适每一个孩子,我女儿上了一段时间奥数班,大受打击。我没勉强她。
孩子上初中后,我专门为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学奥数,请教了那所中学的校长,他说奥数不强求,初升高不考。为何有的孩子学,他们有这个专长,学校也乐意他们获奖,也是学校的荣誉,打招牌的好东西。
除此之外,大家也支持孩子参加课外活动,而不是死念书。譬如,孩子读高中期间,参加国际太空城设计大赛,初赛、决赛都是在清华大学,也花费了不少时间。但大家感觉收成巨大。
让孩子走出校园、
见识社会培养直面伤痛与苦难的能力
从读高中一年级起,大家就让女儿就在市社会福利院做义工。我和孩子首次走进福利院时,那些残疾儿童的景象真的冲击了我的视觉和心灵,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尚且这样,孩子的感受不言而喻。
在不少中国爸爸妈妈看来,伤痛、苦难、死亡都是不吉的,最好不让孩子了解。海外在这方面,与大家有所不同。美国儿童教育学者觉得,事实上,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“死亡”这个词。
对于孩子提出的“死亡问题”,美国父母一直做出最为直截了当、简单明了的回答,并尽可能防止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。
为此,欧美的一些小学校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“死亡课”,相当看重对孩子的“死亡教育”。其实,在国内,也有愈加多的有识之士在呼吁这个问题。
近期,在“追问生命尊严:医学的使命与关怀”的专题圆桌会议上,白岩松觉得,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,由于中国从来没真的的死亡教育。
有人觉得,这类做法或许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。但我仍然倾向于:别急着过滤,让孩子有机会真实面对伤痛、苦难与不完美。信息可以过滤,但伤痛、苦难甚至是死亡即将来临时,没哪个有方法阻挡。
女儿在我和她爸爸的伴随之下,首次走进福利院时怯生生的,目前却可以在福利院娴熟地照顾老人,热情洋溢地给孩子们上课。
正确看待孩子的情感问题
女儿读高中二年级时,我过去从她的手机短信里发现了男同学的追求信息。
女儿拒绝了他,但女儿拒绝他的时候,也指出那孩子的一些缺点,那孩子就说,他会改正,期望女儿给他机会。
女儿说自己绝对没小孩子早恋,那孩子只不过在追求。我完全相信她,但那位男生发信息时已是凌晨2点。那可是正在读高中二年级啊!
我对女儿说:“你可以直接拒绝,不需要指出其他人的缺点,他会误以为他改了,就有机会了。你看他那样晚还不休息,第二天如何上课?假如由于这个影响了他,你将来长大了,也会感觉对不住人家。大家要保护自己,让自己不受伤害,但同时,大家也要做到不伤人、不害人。”我相信这种教育,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意义的。
过去,有人问过我:“你的孩子一直这么怎么样?她就没过不听话的时期吗?”我回想一下,我的女儿,她还真没过所谓不听话的时期。那样,真的是由于我的命运好不好?我并不这么觉得。
我想说的是:假如你给了孩子足够多的爱、足够多的伴随、足够多的信赖与理解,她为何要不听话呢?
最后,有一句话想与各位父母推荐:“生命中唯一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,是失败。”孩子的学习这样,大家为人爸爸妈妈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,也这样。